(韓英傑的江湖藝人扮相:手握板子背著一把三弦)


那天寫完上文之後,我就把《迎春閣之風波》又拿出來看了一遍。印象中,這個由衛視電影台上錄下來的版本,畫質還不錯,結果我的記憶出了錯,這個版本不但畫質不好,還是早期那種為求滿框播出,將16:9硬生生裁成4:3,然後自行加以左右搖鏡的版本,這下子更應該到戲院裡目睹我從來沒有真正看過的《迎春閣之風波》了。

不過那天我重新看了該片,第一個想法是:怎麼沒有記憶中精彩好看?

鬧烘烘的客棧戲還是令人喜愛,只是那些應該引人發笑的,帶有武打喜劇風格的爆點,怎麼沒能直接的觸動我心?整體看起來,這部電影的完整性不如《龍門客棧》或者是更早的《大醉俠》,我應該修正我前面的說法,我喜歡《龍門客棧》的完整性是超越《迎春閣之風波》的。

再怎麼思量,都覺得《迎春閣之風波》有著不太一樣的東西在裡頭,我總感覺那不是胡金銓的。在其他我看過由他自己編劇的片子裡,都有一種對美學形式和中國道學的執著,那種執著表現在電影裡,能夠成事也能夠壞事,有些很棒的部分,空靈、氣質,即是來自這樣的執著,但有些冗長的、過度叨念的、妨礙整部電影平衡感的,也是這種執著。但是《迎春閣之風波》裡面,這樣的執著少了,另外增加上去的,是一些商業電影的賣座元素,一些相當圓融機伶的作法,包括男女角色的更平衡配置,不再像過去那樣通常只以一個男扮女裝的女俠為主,包括雙方各自有喬裝的情報人員,還有非常大量而生動的客棧買賣對白——在胡金銓其他專注於鑼鼓點、舞蹈、與剪輯形式融合的創作裡,對白通常不是他經營的重點,甚至還有角色從頭到尾沒台詞的。關於這點,只要看胡金銓相差一年出品的《喜怒哀樂》中〈怒〉一段便可以有所比較。

接著來談談角色,光是李麗華一個人的風騷演出,便可以為此片的格局打開另一扇大門,再加上「四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來作跑堂,以及徐楓的反派蒙古郡主角色,撇開客棧裡來來往往的男客人不說,《迎》片中的女性角色可是要多於男性。跑堂的姑娘個個都在電影的開始顯露身手,除了俐落的手腳之外,還有能與客人打嘴上交道的功夫。再加上客棧細節的經營,上菜看座等等,迎春閣於是便不同於其他那種,基本上只為劇情需要而存在的客棧了。

韓英傑的賣唱藝人扮相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客棧本是三教九流匯集之處,他那把三弦能拿來談唱,還能拿來當武器,片中他還拍著板子耍了不少嘴皮子。客棧中除了他們,還有詐賭的,強盜的,當然還有帝國官差,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的好不熱鬧。這些新類型角色的出現,只是《迎》片與眾不同的其中一個面向,比起胡導演的其他作品,《迎》片更能反映市場的需求,更能代表胡金銓與他所在的電影時代的互動。《迎》片像是給電影發展的進程做了一個錨點記錄,香港如火如荼的發展中的武俠電影和花樣百出的次類型已經影響了《迎》片,它也預見了未來功夫喜劇的大紅,並且記錄了不斷擴張中的武俠疆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