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知道側身躲進電影院的感覺有多好。
2.果然花在電影上的錢能夠莫名瀟灑。
3.一天逃開“台灣“這個字眼,真他媽的欣慰。
4.還是電影對我最好。

那是早上出門前匆匆寫的。
經過一個慘敗的期中考後,我想關於電影的感想我還是要寫的。既然我別的也不會,寫寫電影的感想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慰。

衝擊效應,電視上看的。看得一腹火,臉都皺起來的看完了。
令人生氣的地方就在於,這部電影就像是質感稍好的競選廣告。漂亮的形式能夠吸引你和感動你,但他未必是真心的,就算他是真心的,他背後的巨大體制也是陳腐的。

唉,承認吧,我根本說不上來。

在種族部份,衝突是有的,但是衝突的必然性卻沒有。眾多角色之間的命運是牽連的,宿命性的牽絆卻沒有。如果悲劇導因於每個人、每個種族的複雜性的話,那電影讓我我一點都不覺得他們複雜。片中充斥著either/or的二元描繪:白人警察要碼性騷擾黑人女性,不然就捨身救她;另個白人警察要碼對黑人很好,要碼就殺了黑人。或者是伏筆老梗:爸爸送女兒一件無敵披風,末了就等這件無敵披風來拯救所有人。我想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有種族問題的社會也不是這個樣子的,唯一是這個樣子的世界,是好萊塢的古典電影世界。

但是用古典電影結構萊包裝這個故事,似乎現在不流行,觀眾喜歡有點挑戰,但是謎題又不要太難。多線敘事架構+簡單易懂的人性邏輯和種族刻板印象(+大堆頭明星展示社會責任的演出),就可以做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操作的是熱門的種族議題,但除了套用多線敘事結構之外,骨子裡仍然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美國夢。

電影其實拍得不差,也看得見一些企圖,但令我焦慮的是,當主流媒體不那麼關注跟消費你那議題的時候,你的議題(例如種族、例如性別)是真正存在的,你的努力是真正著力的。當你的議題被用這種方式收編到主流媒體中,那個問題就被介入重寫了,就不真正存在了。就像薩依德所說的東方。

當觀眾看完衝擊效應,彼此討論著如片中所說,LA種族問題有多複雜時,種族問題已經失去發聲的權力了。從屬階級能不能發聲?我覺得是不能的。因為人們看得懂衝擊效應,但是讀不懂Spivak。

至少,衝擊效應這部電影,有還是比沒有好吧?不是故意的虛假同情總是比一無所知好吧?

(茉莉人生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