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e8c02013年在挪威,竟然找到了早就失傳的中國早期默片,製作於1927年的《盤絲洞》。《盤絲洞》顧名思義說的當然是孫悟空的故事,1929年在挪威上映。在長久的歲月中,一直被以為如同大多數的中國早期默片,早就消失無存。

只是這部《盤絲洞》原來一直被挪威國家圖書館保存著,他們只是一直遺忘了這幾盤膠卷,但是台灣自製的第一部35mm台語片《薛平貴與王寶釧》在苗栗一位走江湖放映師的倉庫裡躺了數十年才被南藝大的研究者發現,而且拷貝狀況竟然還可以,這真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奇蹟。

在拷貝倉庫裡,收藏著賣座的電影、跟強片搭售的次級片、當年叫好不叫座的電影、拍得很失敗的電影,或者很久以後人們才發現它很重要的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就是最後一種。只是在台語片而言,能不能被保留下來,膠卷狀況能不能撐到重新被發現,可真是各憑造化。

1950年代的早期台語片,幾乎沒有一部留下來的。即使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最令作者一輩子驕傲的作品,都一無意外的淹沒在娛樂產業快速汰舊的浪潮中。這部傳說中的電影,不僅是「開創台語片時代的關鍵之作」、也是「麥寮拱樂社與陳澄三娛樂王國的濫觴」、更是「華興片廠何基明兄弟的創業作」。換言之如果當年沒有《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成功,台灣電影史就會是另一種模樣。

在電影文本缺失的狀況下,這些脈絡和重點也都只是後人書寫出來的電影史,憑藉的完全是昔日的第一線電影前輩可能帶有誇飾風格的口述。現在,當年談起這部電影眉飛色舞的的老人家已漸漸凋零謝世,然而拷貝的出土將帶起的對話和後續效應,則完全無法估量。

我沒有想過台灣電影研究界也能有這麼振奮人心的事情發生。但它發生了!而我有幸跟滿堂觀眾坐在舒服的絨布大椅上,看著跟50年前的觀眾一樣的畫面,想像他們看到正港的台灣歌仔戲現身大銀幕的那種激情。

那麼以下就讓我簡單的描述我所見證的奇蹟。

1.內外景:
內景大部份是搭景,比如寒窯。或者功能類似舞台的廳堂空間,搭配做了透視效果的景片來區隔不同場合。景片的透視感實在太透視了,其中皇帝的朝堂竟然正對著開著很多拱門的走廊,很有羅馬時期風格,有點好笑。

雖然外景有限,但是這些外景都非常美!山間田園、阡陌小徑,角色們騎著真正的大馬經過;主角走過一連4個兩個人那麼高的草垺跟牆面斑駁的土磚厝,今天完全想像不到的古典田園風景。如果是現在的電影,這些景點一定會被立即肉搜出來,全部變成伯朗大道。

不僅部分外景看得出來導演攝影之挑剔跟取景的精心安排,也有非常厲害的內景。相府千金王寶釧的閨房竟然用一個long景下去拍還往後track,這個房間不僅挑高超級高,擺設跟景深層次簡直是嚇死我的精緻,80年代電視八點檔武則天的房間都未必有那麼氣派。後來有位老師說,本片的內景部分全部是搭景的,但我怎麼回想都覺得王寶釧的房間應該是現成的大戶人家房間吧?

總的來說,本片的取景比我看到的其他60年代歌仔戲片講究太多了,感覺完全是不同等級的製作。難怪何基明生前一直強調他這部片是多麼用心的大製作,出動了多少馬、一點都不假!可惜何基明50年代充滿創作野心的作品無一留存,無片可證,當時老人家受訪時說起昔日輝煌,年輕人卻看不到電影,他想必也有些遺憾吧。

2.聲音:
或許因為是客語版,音樂出乎意料的不是很歌仔,除了出現客家山歌、我們今日還會哼的小調(例如丟丟銅)、甚至在大場面還用了出埃及記的配樂,跟所有我看過的歌仔戲片都不一樣。飾演王寶釧的吳碧玉擅長的是苦旦,料想應該會出現哭調,結果沒有出現,可能是因為首集還沒演到苦守寒窯吧。

現場的學者們以各自的研究專長,討論這個客語版本有沒有可能是製作之初就有了要打進客語市場的準備,所以在字幕上幾次以括號方式寫出了念詞跟翻譯。鍾永豐老師甚至提到本片的客語除了北部四縣腔,其中來收妖的道士使用的是海陸腔,還有受日語影響的客語,可說語言的表現相當多元。在此我想起其他台語片中好像也沒有特意規定演員的腔調,所以除了比較普遍的漳州口音,偶爾也有配角會出現泉州口音。只是....這麼一回想,出現泉州口音的好像大多是算命仙、醫師(不是西醫喔!)這類的配角,跟本片的道士也有異曲同工。腔調跟角色類型有沒有關聯,搞不好可以研究看看。

3.跟現在不一樣的歌仔戲風貌:
《薛平貴與王寶釧》裡面出現的元素,無論是聽的或是看的,現在想起來真是難免有點無釐頭。一方面有點西方風味,一方面又意外的本土。除了之前提到的繪有大拱廊的景片、出埃及記的音樂之外,薛平貴打敗妖怪收服紅鬃烈馬這一段,還出現了戴著紅面具穿著蓑衣張牙舞爪的妖怪,不管我怎麼看,想到的都是天狗之類的日本妖怪。但是即使如此,王寶釧一出場的時候竟然是在相府後花園邊唱歌邊採蓮霧呢!片中的蓮霧還是小時候的樣子喲。有心的觀眾一定可以在這部將近60年前的台語片元老作品中,找到許多合自己梗的可愛元素。真無法想像當時的電影人們是怎麼想的呢!

4.技術層面:
技術部分我一竅不通,但是在場的攝影師賴成英、林贊庭等前輩一一提出了本片應該是用三槍的Eyemo攝影機,附掛一顆標準鏡頭或者頂多再加上一個廣角鏡頭就拍完了,鏡頭運動很少,可能也跟當時腳架的技術限制有關係。當年的機器一個鏡頭最長只能拍17-18秒,而且攝影師何錂明白天拍完之後,晚上回公司手工沖,每天弄到半夜三四點,隔天天亮又繼續拍攝。說起來本片的黑白攝影在外景部分真是層次鮮明,完全不同於後來的歌仔戲片那種趕拍出來的馬虎。

 

《薛平貴與王寶釧》的出土,不僅補起了台語片研究中缺漏的一塊重要拼圖,也讓何基明兄弟與華興片廠的精心大作得以重現世人眼前,證明他們不只是第一個做出來,更是如口述內容說的,做得竭盡心力、有聲有色。《薛平貴與王寶釧》出乎意料,三集一起被找到了,其他兩集將在修復好之後,一併與觀眾見面。當年的華興片廠沒能安然度過台語片的第一個低潮,在1961年就黯然結束營業。那個時期所拍的《青山碧血》、《血戰焦吧哖》、《金山奇案》等等,看起來都是充滿野心大展身手之作,目前卻無一流傳,如果奇蹟還能在發生,可以點播這幾部加上超級無敵通俗劇始祖,鐘聲劇團的《雨夜花》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