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接續昨天《悲情城市》的文,因為我發現自己忘記寫一個結論。

國家的誕生。

光看《悲情城市》,完全不足以了解二二八,去二二八紀念館走一百趟也一樣,因為紀念館的氛圍非常自溺、非常窒息、非常恐怖。官方已經太嫻熟廣泛的操作、販賣、利用二二八事件作為政治籌碼,無論藍綠都一樣,以致於有些討厭政治口水的人也跟著厭煩二二八,拒絕更進一步理解它,這種狀況很糟糕。不過好的方面是,在政治力的強力操作下,二二八成為一件政治正確的事情,它能夠獲得研究經費、出版機會、曝光版面,讓這件事情進入可以討論詮釋的公共領域。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hoto courtesy of wiki)

HBO有lunch time movie,我想說自己也要來個午餐電影,今日的午餐電影是1989年電影,悲情城市。
上一次看這電影時我還只是個大學生,經過了這幾年的到處走走逛逛,對歷史的多一點了解,再看悲情城市居然跟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首先是關於悲情城市這個地方。

九份、金瓜石與《悲情城市》、《多桑》這些電影有著微妙的互文關係。在重新造訪九份跟金瓜石後,我多少相信他們今天所成為的樣子,不能完全脫離電影所帶出來的,山城的那個面貌。從電影來認識九份和金瓜石,和從旅行來認識九份和金瓜石,感受上會有一些重疊,但又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曲徑。

《悲情城市》並沒有真正把城市當成主角,除了那條沿著地勢攀爬的老街、八角理髮廳,以及九份的山景海景以外,我不覺得這個故事必須發生在九份金瓜石,電影並沒有把礦城風情完全推展出來,金九兩地只是作為一個有著壯闊風景、浪漫感覺的背景而已(雖然作為一個電影中的城市,這樣的戲份或許也已經足夠)。倒是他們作為台北近郊的山城,在混亂、迷惘中,成功側寫了當年的,註定不能被看見的二二八台北。

這是我單方面的想法,我假設台灣電影似乎承襲著一種不太喜歡與拍攝地點做文化結合的傳統。這有可能是因為文化上的強勢力量一度傾向中國中心主義,並且排斥在電影中表現對台灣地景的熱愛跟了解,過於嚴格,據說時常無的放矢的電影檢查制度可能也是一個原因。當然,隨著時代的推進,越來越多電影跟拍攝的場景有更熱烈的對話,像我覺得《大頭仔》有一場在寶藏巖吵架,從室內到室外的追逐戲就很生動精彩。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5/22是Sir. Laurence Oliver 的生日。要是他還活著都101歲了。

我不是莎劇戲迷,但略知他在演繹莎劇上的極高成就。
也知道即使不談劇場,奧利佛在電影表演上也算是很有成就的演員。

但是對我個人來說,勞倫斯奧利佛是最優雅、深沈的Maxim de Winter,
傲慢卻癡情的Mr. Darcy。

他是我最喜歡的希區考克電影男主角,
我喜歡他的英式氣質,遠勝後來的詹姆斯史都華、卡萊葛倫那種標準美國品味,
就像我喜歡瓊芳登也勝過葛莉絲凱莉、英格麗褒曼(哪怕她其實是北歐人)。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媽娘家的戶口名簿,大概是較老的一份...,看得出來阿媽的媽媽纏足的狀況。)


馬總統上任的那一天,是我的戶政日,專程回家除了上法院跟我媽公證以外,又去了一趟戶政事務所,把我家祖宗在日本時代能找到的戶口資料全都影印回來,印一張A3大小20元,我花了260元,可見我家族牽涉份子多麼龐大.....

看著牆上一大本一大本的古老戶籍資料,很難不佩服台灣總督府執行戶政的決心。當然現在想起來,戶政制度是讓台灣人成為日本人,不再是中國人的方法之一,戶口是對國民的保障,也是對國民的束縛。當然對我來說,是珍貴的記錄,畢竟我的祖先們不太在意是否被後人忘記,而他們也真的差點被遺忘了。

日治時代戶籍資料只是一張很薄很薄的紙,像小時候我們寫毛筆字在用的那種輕飄飄材質,風一吹就會順著風向自顧自的皺起來。戶政人員在幫我印的時候,我真擔心他一不小心就會弄破它們。

很可惜不能拿到彩色掃描圖檔。

我的阿公小時候曾被領養,所以我希望也找到原始家庭的資料。戶政人員像在玩連連看,一聲不響的在資料庫裡兜來兜去,結果連阿公的生父母家族都找到了,總共三個家族都找到了,好犀利啊!

結果,所有人都是福籍,連嫁進來的女士們也都是。也就是說,我十之八九是個福佬人。雖然我一直希望我有一點點平埔族的血統,一點點都好。畢竟我們住在蘇澳好多代了,清領時期,蘇澳是一個族群複雜的地方。南方澳住著平埔族,永春往山區就是泰雅的地盤,還有一小塊區域是傳說中猴猴族曾經徙居的地方,街上則有漢人。樺山資紀還來過這裡,跟南澳泰雅族人見面,他的書都有寫。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jasmine
(陽台上的茉莉,用爸爸的micro鏡片拍的)

還記得那部幽默又世故的小電影《茉莉人生》嗎?
我很喜歡女主角長大之後那個木然的表情,
隨時準備驚訝,隨時準備心碎,隨時準備享樂,
她把人生赤裸又熱情的撒在觀眾眼前。
是現實中無奈又充滿力量的臉。

昨天陽台上的茉莉開了,正好在客人來拜訪的時候。
電影裡,瑪姬的奶奶窈窕浪漫,
是一個自信自主自尊的現代女性,
是她的正義導師,也是她的慈祥長輩。
奶奶喜歡一早去採些茉莉花,把花放在胸罩裡,這樣可以讓她整天都滿溢花香。
我也那麼做了。
恩,真的很香喔!

而且會讓妳更愛自己的身體。
可惜男生沒辦法這樣做,這是女生用穿緊身內衣的痛苦換來的一點點福利。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跟火車站前面那個阿姨買蕃薯條,她的蕃薯條一向好吃,小時候我們如果有機會吃鹽穌雞,幾乎都會買她的。
她的鹽穌雞攤子就在軍功行跟名產店的中間,一盞路燈下。以前還沒有北迴鐵路時,這一帶都是旅館,算是老街。
晚上除了車站發車的時間之外都很安靜。現在有了國道客運,車班更少了,火車站看起來又更蒼老了。
結果我到了攤子前,她的蕃薯條已經剩下一點點。
我:我要薯條。
阿姨:挖,薯條沒有了!
我:不然這些都給我好了。
阿姨:也好啊。

其實她的攤子越來越小了。
攤車一台硬硬,是不會變小的,只是她每天準備要賣的料越來越少了,不像蘇澳街上那些門庭若市的貴族派雞排店總是有人在等,阿姨這攤不曉得說是悠閒還是冷清呢?
炸好了,她很爽快的,剩下這些只算我10塊。
她的薯條還是很好吃。
因為我很少吃這種油炸零食,所以久久放縱一次的快樂不是常常吃的人可以體會的。邊走邊吃,還一邊打傘,金黃色的毛毛雨,實在令人心神舒暢,剛好走到快到家的時候,整包吃完了。心情好得無以復加。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快時間”那裡晃盪,發現了菲利普葛拉斯的紀錄片!
而且是關於他身為電影配樂家的部份。
我一向都納悶電影配樂家都是怎麼工作的,
他們到哪變出那些魔術般的音符來?

這部片由Scott Hicks導演,他也拍劇情片。
似乎是個喜歡音樂的人,拍過“鋼琴師”。
預告片裡可以看到好些電影創作者現身談葛拉斯,
還有史柯西斯、伍迪艾倫,我總愛看他們碎碎念念,樂此不疲。
似乎還可以看到葛拉斯的家居生活片段,他玩碰碰車,自己做菜等等。
(這人很正常啊,怎麼做得出那些無間輪迴的音樂....XD)
拍劇情片的人來拍紀錄片應該可以期待片子的溫馨輕鬆吧?
(反正我不奢望台灣會作商業放映...)

此片去年已經在多倫多影展率先亮相,
今年陸續在澳洲、美國上映,
總有一天等到你吧,葛拉斯。

預告片
http://www.apple.com/trailers/independent/glassaportraitofphilipin12parts/trailer/

官網(有些片段可以先睹)
http://www.glassthemovie.com/Site/Home.html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了兩天一口氣讀完了,眼睛都脫窗了。說是好看不如說是容易讀,終究我還是沒有耐著閱讀言情小說。

作者:吳漫沙。
名字用讀的用寫的都很美,其實是個男的。而且國籍不是日本,在日治時代是以中國華僑的身分在台灣工作居留,在來台灣之前已經先在中國完成了主要的養成教育,所以是以漢文寫作的。可是他的漢文可能跟我們現今的漢文有所不同,很多字詞的用法我是無法了解他的意思的。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一時我們在改造中的小學母校合影,我們屁股下面的地方可能是從前的排球場或籃球場,背景的教室現在也拆掉大部分了。)

說起小學,總是少不了一大堆天真爛漫的回憶,我這裡開始學會交朋友,學會喜歡別人,學會讓別人喜歡,也學會犯錯和改過。

我們的學校很特別,不是什麼中山中正復興光復,不是以人名命名,不是以地名命名,也不是以什麼美德命名,士敏是一個譯名, 源自英文單字cement ﹣水泥。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才知道側身躲進電影院的感覺有多好。
2.果然花在電影上的錢能夠莫名瀟灑。
3.一天逃開“台灣“這個字眼,真他媽的欣慰。
4.還是電影對我最好。

那是早上出門前匆匆寫的。
經過一個慘敗的期中考後,我想關於電影的感想我還是要寫的。既然我別的也不會,寫寫電影的感想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慰。

衝擊效應,電視上看的。看得一腹火,臉都皺起來的看完了。
令人生氣的地方就在於,這部電影就像是質感稍好的競選廣告。漂亮的形式能夠吸引你和感動你,但他未必是真心的,就算他是真心的,他背後的巨大體制也是陳腐的。

mini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